![](/static/img_old/danger1.png?v=1.0)
0/200
![](/static/img_old/upload_img.png)
一、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0.8億元,比2017年同口徑(下同)增長8.3%。稅收收入610.4億元,增長13.6%;非稅收入260.4億元,下降2.3%。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74.1億元,增長14.2%。
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9.2億元,支出550.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1.6億元,支出15.1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040.5億元,支出977.5億元。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2.1億元,增長8.9%,支出825.7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94.5億元,支出107.1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1億元,支出12.3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39.1億元,支出304.1億元。
政府債務情況。財政部核定2018年全省政府債務限額2745.5億元,比上年新增446億元。初步統計2018年全省政府債務余額2499億元,其中省級847.7億元,市縣1651.3億元。全省償還政府債務本金185.9億元,其中省級85.3億元,市縣100.6億元;支付政府債務利息67億元,其中省級24.7億元,市縣42.3億元。
二、落實省人大決議和財政重點工作情況
(一)著力爭取中央支持。中央財政共下達我省一般公共預算補助2501.2億元,增加322.3億元,增長14.8%。特別是中央在還貸二級公路取消收費后補助、車輛購置稅補助地方資金、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財政部核定我省新增政府債務限額446億元,比上年增加106億元。
(二)著力支持脫貧攻堅。全省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73.3億元,其中省級46.2億元;投入深度貧困地區106.9億元,占61.7%。貧困縣60%以上的新增一般債券用于脫貧攻堅。全省整合涉農資金175.3億元,集中優先用于脫貧攻堅。建立“周調度、旬報告、月通報”制度和約談機制,督促部門和市縣加快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出進度,全省扶貧支出達到318.6億元,增長102.5%。
(三)著力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出臺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實施意見,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健全風險預警處置機制,對債務高風險地區進行通報。從嚴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等行為。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按期完成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
(四)著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整改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支持完成保護區內144宗礦業權分類退出任務。認真實施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和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支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及監管監測。加強天然林保護,推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支持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十類民生支出2983.8億元,增長14.4%,占財政支出的79.1%。省級撥付資金119.5億元,10件為民實事全部辦結。全面落實各階段學生資助政策,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巨k學條件。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平均提高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從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3元。城鄉低保省級指導標準分別提高7.6%、6.3%,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省級補助標準提高7.6%。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開展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55元。落實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政策,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23.22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9萬戶。
(六)著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認真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稅費負擔285億元。支持交通、水利、城市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支持設立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推動十大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注入甘肅金控集團資本金,支持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通過抵押、擔保及信用貸款等多種方式發放貸款382億元,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七)著力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省級將預算績效目標編制作為部門預算編制的前置條件,實現所有經濟事業發展類項目績效目標申報全覆蓋。組織省級部門對44個重點財政支出項目和13個二級預算單位的整體績效開展自評,并引入第三方機構對20個社會關注度高、資金量大的環保、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開展績效評審。出臺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實施辦法,堅持以各類財政扶貧資金為“試驗田”,對所有安排用于扶貧的各級各類財政資金實施績效管理。
(八)著力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制定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和醫療衛生領域劃分改革方案,明確了省與市縣支出責任分擔機制。清理盤活項目結轉結余,可統籌使用的資金用于脫貧攻堅等亟需資金支持的領域。建立向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出臺《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推動完善地方國有金融機構管理體制機制。配合省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及時整改巡視、審計及各類監督檢查反饋的問題。深入推進預決算、政府債務等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2019年全省及省級財政預算草案編制情況
2019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著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平穩發展。2019年預算編制的總體思路是:收入預算堅持實事求是、科學預測,與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相適應,與財政政策相銜接。既充分考慮“一帶一路” 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等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工業生產持續回暖等有利因素,也充分考慮落實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等對財政增收帶來的壓力。支出預算堅持統籌兼顧,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以及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在保證工資發放、機構運轉、基本民生政策落實的基礎上,努力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保障力度,著力支持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
(一)2019年全省代編財政收支情況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9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加上中央補助、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上年結轉、地方政府債券等,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達到4000億元左右。
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406.6億元,加上中央提前下達補助、上年結轉、政府專項債券等,收入總計604.7億元;安排當年支出521.3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34.8億元,預計結轉下年48.6億元。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8.6億元,加上中央提前下達補助、上年結轉等,收入總計10.8億元;安排當年預算支出7.5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6億元,預計結轉下年1.7億元。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1037.9億元,支出1002.3億元,當年收支結余35.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918.2億元。
(二)省級預算草案編制情況
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58.8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稅收收入191.8億元,非稅收入67億元。加上中央提前下達補助、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市縣上解收入等,總收入2477.5億元。
省級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77.5億元,其中:省本級支出787.1億元;省對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為1670.7億元;上解中央支出19.7億元。這樣安排后,省級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匯總預算為3.5億元,機關運行費19.7億元。省本級一般性支出壓減5.5億元,壓減幅度為7.3%。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基本支出176.5億元,項目支出602.6億元,預備費8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88.3億元,加上中央提前下達補助、專項債券收入、上年結轉等,收入總計228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8億元,專項債券轉貸市縣102億元,安排本級支出95.8億元,對市縣轉移支付22.2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6億元,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轉等,收入總計6.6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5億元,安排本級支出5.1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87.8億元,支出390.8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89.5億元。
(三)省級重點支出安排情況
2019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在保障工資發放、機構運轉的基礎上,突出補短板、強弱項,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主要包括:
1.突出保障扶貧政策落實,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繼續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省級安排資金60億元,增加13.8億元。安排6億元,深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支持開辦“一縣一(多)品”特色保險品種。安排1.5億元,扶持農民合作社改善生產經營條件和發展“扶貧車間”,增強農村發展能力;支持實施鄉村振興公益性崗位項目,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提高脫貧質量。
2.突出支持生態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安排10億元,繼續支持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安排6.5億元,加強環境污染防治與監測監管,支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安排4.2億元,用于開展森林、草原植被、濕地保護與恢復。安排1億元,支持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綜合治理、應急能力提升。安排3.1億元,支持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還草以及加強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
3.突出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加快發展。安排20億元,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做好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支持“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以及龍頭企業培育壯大。安排11.4億元,支持落實和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安排10.5億元,實施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安排3億元,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推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戈壁農業發展;安排1.2億元,落實惠農貸款貼息政策,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安排5億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做好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等重點工作。
4.突出支持彌補民生短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安排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支出183.4億元。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支持辦好學前教育,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支持完善城鄉低保、臨時救助、撫恤優待等制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合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落實國家普惠性就業創業政策,扶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創業。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實施助殘康復救助項目。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繼續做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工作;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60元。繼續落實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政策,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完成2.65萬戶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推進老舊住宅小區電梯改造。
5.突出支持綠色產業,促進經濟加快轉型發展。安排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20億元,支持十大生態產業,推動綠色發展崛起。安排1.5億元,落實招商引資激勵政策,提升招商引資質量,支持外經貿加快發展。安排2.2億元,支持隴藥產業、信息產業和兩化融合發展。安排8.8億元,落實科技創新各項政策措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安排5000萬元,支持軍民融合發展。安排3億元,支持實施省長人才獎、各類人才培養計劃和落實人才津貼政策。安排2.6億元,實施新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政策,支持海綿城市、特色小鎮建設。安排3億元,支持加快旅游業發展。安排4.5億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三館”免費開放。安排22.4億元,加快公路、民航機場以及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支持航空運輸和國際貨運班列運營。
(四)省級政府債務相關情況
2019年省級一般債券利息支出30億元,比上年增加5億元。省級專項債券利息支出2.6億元,比上年增加1.4億元。2019年到期一般債券99.5億元,根據有關規定,發行再融資債券還本99億元,預算安排還本0.5億元。
2018年12月,財政部提前下達我省部分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新增限額29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69億元,專項債務122億元。為加快債券資金發行使用工作,我們已將中央提前下達部分2019年新增政府債務限額測算安排到省級和市州,其中安排省本級一般債務65億元,專項債務20億元;安排市縣一般債務104億元,專項債務102億元。
四、2019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強化收入征管,嚴禁虛增空轉財政收入行為,切實提高收入質量。落實中央積極財政政策,做到應免盡免、當減則減,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培植涵養財源。爭取中央增加我省新增債券額度。用足用好國家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政策,著力爭取中央在均衡性、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等一般性轉移支付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二)著力保障重點支出。加大對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等重點支出和關鍵環節的支持。健全民生支出管理機制,加強民生政策事前論證評估和財政綜合保障能力評估,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增加省對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提高市縣保工資、保運轉、?;久裆芰Γ_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三)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督促市縣采取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等方式,落實分年度化解方案,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加大財政約束力度,充分開展財政承受能力和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資金籌措方案評估論證。防范“處置風險的風險”,對確有必要、關系重大民生的在建項目,保障合理融資需求,推動項目順利建設。加快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發揮債券資金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效用。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切實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加大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的查處問責力度。
(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法,落實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穩步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構架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推動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自評以及重點績效評價結果隨同預決算報送同級人大,并依法予以公開。加強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
(五)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有關要求,全面準確向人大反映支出預算和政策落實情況。嚴格執行人大批準的預算,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加快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對聯網監督發現問題的處理反饋機制。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落實政府向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公開透明。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