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公務用車采購規模超200億元,同比增長29%。從近三年的汽車采購數據來看,公車改革完成后,各地公務用車剛性需求開始釋放出來,呈逐年增長態勢。
公車改革后,公務用車的采購量雖然減少了,但大標依然不斷,讓汽車企業為之心動?;仡?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系統運鈔業務車采購項目,預算金額近2.2億元;中央國家機關淘汰國Ⅰ國Ⅱ排放標準車輛更新采購項目,預算金額4653萬元;2018年海關系統公務用車(重新招標)采購項目,預算金額1178萬元;黑龍江省縣(區)級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輛采購項目,預算金額8912萬元;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采購127輛車,5839萬元;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囚車采購項目,54輛車,1385萬元;江蘇監獄管理局車輛采購項目,預算金額373萬元;鄭州市公安局2018年更新執法執勤用車,預算金額4239萬元;各地邊防總隊執法執勤用車采購項目……
做好公務用車市場對汽車企業來說不僅能夠實現銷量的突破,同時對品牌形象的打造也是事半功倍。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19年,全國公務用車采購又會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和特點呢?
大批量采購自主品牌
公務用車市場,對自主品牌的采購,已經深入人心。
之前是采購單位在非自愿情況下,采購了自主品牌車,使用后時常抱怨有小毛??;現在是采購單位開始自愿采購自主品牌車,稱贊“性價比高,服務更好”。
中央國家機關2018年的公務用車采購規模中,自主品牌車約占60%。
中央國家機關2018年轎車采購675臺,其中一汽紅旗H7就占了287臺;MPV采購中,廣汽傳祺、江淮瑞風等表現都不錯,其中上汽大通表現較為突出,采購數量占比48.7%。
在高端中巴車采購中,宇通T7異軍突起,通過優良的產品品質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公務類市場占有率已達37%。在很多采購單位,宇通T7的口碑已超過豐田柯斯達。
可以說,在公務用車的各個采購類別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越來越高。除了國家政策的倡導,國家領導帶頭乘坐自主品牌,自身品質的提高、穩定以及良好的服務,也是政府采購單位從內心認可自主品牌的重要原因。
可以預見,2019年,自主品牌在公務用車市場的發展潛力會更大。
執法執勤車是剛需
在《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規定保留必要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
據記者統計,執法執勤車一般采購那些性能良好,性價比高、故障率低、服務便捷的成熟車型。
執法執勤車在采購類型上比較多變,包括轎車、越野車、MPV、輕客、皮卡、特種用車等。
但在采訪中,山東、陜西、廣西等地基層執法執勤單位有關人員介紹,基層執法執勤車現在還是太少,有時滿足不了正常的出勤需求,建議放寬對基層執法執勤剛需用車的編制。
新能源車采購大勢中有局限性
對新能源車的采購,政府采購相關扶持政策較多。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規定,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饵h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超過18萬元。
在2016年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
政府采購對新能源車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務用車都適合采購新能源車,2019年,用于機要通信、相對固定路線執法執勤、通勤等車輛配備更新時更適合使用新能源汽車。
公務出行模式作為公務用車補充
公車改革后,公車租賃成為了公車改革和公務用車需求的一種銜接,很多省份以年度為期限舉行公車租賃公開招標入圍。
中央國家機關2016年租賃車輛約為3500余臺,其中大巴及輕客的需求最多,為1675臺;轎車的需求為750臺;MPV為570臺;SUV為438臺,另外還有皮卡和貨車需求。公車租賃的需求基本分為四大類,即會議用車、戶外作業、普通公務出行、培訓用車。
首汽租車在公車租賃領域做得較為突出。首汽租車擁有27年在公務出行領域服務的經驗,為政府單位提供合規、節約、高效、創新的出行服務,以“互聯網+綜合出行管理整體解決方案”輕松化解監管難題。目前,首汽租車已入圍民政部、水利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各級中央機關、中直機關和多個地方財政采購范圍。
除了公車租賃,分時租賃、網約車也成為公車改革公務用車的新模式。作為政府單位,在新公務用車形勢下,不妨對每一種新生出行模式都嘗試一下,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政府公務出行。
專用車采購是新增長點
公車改革,保留了黨政機關用于定向保障公務活動的機動車輛,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就是一個重要的品目。
近幾年,民生項目越來越多,對特種專業技術用車的需求越來越多,約占公務用車總采購規模的30%。
在各地舉行的汽車協議供貨入圍招標中,也把專用車作為一個品目納入其中。顯而易見,2019年,專用車將繼續成為公務用車領域新的增長點。
問題也隨之而來,各采購中心和采購單位對專用車的了解并不多,對專用車企業也知之甚少。專用車企業應該抓住目前存在的盲區,多和政府采購單位進行交流和溝通,多在政府采購領域宣傳一下自己的產品優勢,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機遇。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