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g_old/danger1.png?v=1.0)
0/200
![](/static/img_old/upload_img.png)
近日,南通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2018年度南通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情況通報,據悉,從2015年1月1日接通第一個96333電話以來,96333處置中心已累計接聽電話16573通,應急處置電梯困人13245起,解救被困人員21090人,處理舉報投訴3328起。為南通市居民的安全乘梯提供了保障。
截止2018年底,96333處置中心已覆蓋該市范圍內的51196臺在用電梯。96333處置中心,通過統一救援呼叫號碼(96333)、呼叫平臺24小時候警和應急救援三級響應機制,將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控制在15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控制在4.1分鐘,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乘客等待救援時間過長、救援效果不佳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萬臺電梯每天的困人故障數由2016年的2.63起降至2018年的2.09起,萬臺電梯每天的投訴故障數由2016年的0.89起降至2018年的0.17起,實現了電梯困人故障率、投訴故障率連續三年“雙下降”。
“雙下降”的背后,是南通市以大數據為導向,聚焦“關鍵少數”故障頻發電梯。崇川區老城區老舊住宅電梯偏多,困人率較高。2018年,原市質監局指導相關部門著手推進轄區內老舊電梯改造和更新工作,轄區電梯困人率下降25.7%。針對2017年全年發生6次及以上困人故障的電梯中以醫院的電梯為主這一情況,原市質監局聯合原市衛計委聯合開展了全市醫療機構電梯綜合管理,2018年全年發生6次及以上困人故障的電梯中未見醫院電梯。
同時,南通市以數據為導向,抓住“關鍵少數”電梯維保單位。2017年電梯困人率前十的電梯維保單位中,有6家為外地企業設在南通市的辦事處或辦事點,維保人員和辦公硬件等條件很難符合相關要求,維保質量水平低下。去年,原市質監局開展了外地維保單位和本地無星級電梯維保單位資源條件、維保現場年度核查制度,100余家“皮包”電梯維保單位被清理,凈化了電梯維保市場。
2015年人為原因造成的電梯困人故障占到發生困人故障總數的51.69%,人為原因造成的故障投訴占到發生故障投訴總數的83.29%。因此,南通市以數據為導向,靶向“社會大眾”宣傳文明乘梯。原市質監局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在媒體上通過公益宣傳片、專欄等方式,增強社會大眾安全、文明乘梯意識。2018年,人為原因造成的困人故障占發生困人故障總數的41.20%,下降10個百分點;人為原因造成的故障投訴占發生故障投訴總數的34.06%,下降近50個百分點,三年來的數據充分表明南通市民文明乘梯意識在不斷加強。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有104個城市建成了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全部以城市為單位獨立建設,并與國家數據中心直連隨著我國電梯數量和使用量的不斷增加,今后將有更多的城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