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g_old/danger1.png?v=1.0)
0/200
![](/static/img_old/upload_img.png)
2018年,廣西全區完成政府采購預算達1590.54億元,實際完成采購金額達1511.48億元,比上年增加148.36億元,節約率為4.97%。2018年廣西政府采購資金支出占全區財政支出的比重為28.46%,占比逐步增加。政府采購支出增幅與財政支出增幅相協調,有力支持了廣西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以上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區財政廳去年以來緊緊圍繞“推動政府采購管理從程序導向型向結果導向型的重大變革”思路,繼續推進“放管”結合的政府采購監管模式,向著“提速、控價、保質”的目標,不斷向縱深推進。同時,廣西財政廳大力實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擴大采購規模、完善制度建設、規范采購行為、推動信息化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真抓實干,著力提升監管效能,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放”出效率,降低政府采購監管成本
自治區財政廳去年通過提高公開招標數額標準和采購限額標準,實行政府采購計劃備案管理,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相關科研項目的自行組織采購權利等措施,將能放給采購人的管理權限果斷下放,壓實采購人的主體責任,努力降低財政部門的監管風險。去年財政廳取消了采購項目采購文件備案管理的要求;新上線的廣西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系統財政監管部門不再審核抽取機構提交的抽取人數、專業等,抽取機構可以根據評審項目要求自行抽取評審專家,提高了評審專家隨機抽取效率。
“管”出規范,提升政府采購監管水平
一是強化采購人在采購需求、采購政策、信息公開、履約驗收以及完善內控等五各方面的主體責任;督促采購人依法完整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做到編實編細編準,按照年度時間節點加快政府采購預算執行。二是創新代理機構監管方式。連續三年采用“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的機制開展對采購代理機構執業情況檢查,不斷完善對代理機構的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推動代理機構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2018年配合財政部開展四級聯動檢查,對廣西123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行檢查,占全區采購代理機構的31.54%,抽查采購項目1303個,形成處理決定287份。三是改進評審專家管理。通過整合全區評審專家庫,規范評審專家入庫、抽取的標準化管理,嚴格培訓考核制度,強化評審專家認真履職、獨立評審,充分發揮專業作用。四是依法處理政府采購投訴舉報案件,維護政府采購當事人合法權益,嚴懲政府采購領域失信主體。統計顯示,2018年廣西財政廳已辦理政府采購投訴88件、舉報及信訪案件23件,處罰違法的評審專家、供應商、代理機構共17起。監管處罰信息同時在廣西政府采購網等法定媒體公開,并將有關政府采購失信行為推送至“信用中國”平臺和納入財政部“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
“服”出便捷,提高政府采購活動效率
一是大力推動“互聯網+政府采購”,讓信息數據多跑路。廣西財政廳按照“全國一張網”的要求,建設自治區本級政府采購電子賣場。該系統自2018年11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各類注冊入駐供應商67198家,發布40000多件商品,采購成交2463單,采購金額達7416.57萬元。二是建成了全區統一使用的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專家庫系統于去年11月20日在全區范圍全面正式上線運行,實行專家抽取的封閉運行機制,實現了全區全程實時監控和評審專家資源共享。三是優化廣西政府采購網門戶網站和政府采購計劃系統建設。通過信息綜合利用和大數據分析,為財政決策、預算編制和執行、以及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四是財政部門針對采購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政府采購法律框架下建章立制,不斷填補制度空白,堵塞管理漏洞,使政府采購活動過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治區財政廳2018年著力研究修訂《廣西政府采購文件范本》,努力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