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政府采購類項目,業內普遍認為存在“三難”:采購項目復雜、參數確定難,采購人需求不一、評審定標難,質疑投訴不斷、采購監管難,幾成業內認識。長豐縣公共資源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交易代理實踐中,敢為人先,首吃螃蟹,圍繞工作實際,深度挖掘“公開、公平、公正、誠信”物理內涵,并積極加以延伸運用,探索破解“三難”之策,為市場主體帶來全新體驗,營造了清清白白、清清楚楚、清清爽爽的“三清”政商生態環境。
一是標前公示、征求意見、專家論證--破解項目參數確定難。
采購項目的參數擬定,大多數采購人處于劣勢,需求只能依賴于前期介入的供應商,前期介入的供應商在為采購人提供服務(大多為免費)的同時,基本上從對其自身有利的角度“量身打造”,難免存在問題。為此,長豐縣公共資源交易有限公司在代理項目招標文件發放前,對《采購需求》和評標辦法部分進行事前公開、網上公示,廣泛征求潛在供應商的意見,并組織專家對征集到的修改建議進行論證優化,最后形成采購需求,最大限度排除了隱形的、潛在的限定性條款和評標辦法中的傾向性條款,將“公開”的物理環節提前到項目招標公告發放前階段。
二是對評分因素動態失效條款、評委主觀分進行偏差“雙約定”--破解公平公正定標難。
在代理政府采購時,長豐縣嚴格執行采購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并作為底線和紅線,以政府發布的“負面清單”為依托,為采購人提供依法合規滿意服務。實踐中,由于部分采購人的需求與負面清單比較有出入,但從招標項目效果分析又是有益的,同時也可能存在隱形風險。針對此類采購項目的參數或評審因素,長豐縣在招標文件中特別約定“當滿足此項參數要求(或評審因素得分)的產品(或供應商)少于3家時,該項參數要求(或評審因素得分)取消”。此舉既體現尊重采購人主張又能在評審環節排除限定條件,既層層設防堵截不良參數或條款“蒙混過關”,又能讓不確定的評審積極要素在評審環節“脫穎而出”,在比較中顯現優劣,保障了項目充分競爭,各方主體感覺“耳目一新”。
評委成員因個體業務能力差異、個人喜好、道德法律風險等因素影響,評標過程存在自由裁量風險,特別是不同評委對不同地域、不同供應商的主觀賦分存在較大差異,極大可能影響評標公正性。為此,長豐縣在招標文件中約定:“評委對該項打分超出所有評委打分平均值±50%時,須書面寫明評分依據及理由,并經組長復核確認”的條款。此舉強化了“公正性”在評標中的外顯性,進一步壓實了評委權利與責任,各方主體認可度較高,進一步體現了政府采購評審定標的公平公正性。
三是公開供應商客觀得分項全部內容--破解監管難。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長期以來,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中假業績、假獎項等亂象叢生,造成質疑投訴不斷,給代理和監督管理帶來大量無效勞動,嚴重擾亂了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程序。為強化政府采購供應商自律意識,長豐縣公共資源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頂住壓力、大膽嘗試,在招標文件中約定:“將對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供應商磋商響應文件中提供的各類證書、證明、報告、聲明、承諾、業績等客觀評分評審項投標材料(無論該材料得分與否)均納入中標公告公示范圍?!?對供應商客觀分得分因素實行全公示、“曬陽光”。在經歷初始階段的逢采必疑、逢疑必復,有訴必查、有查必處的高壓態勢后,下猛藥、治頑疾,對各類供應商起到了強烈的震撼警示效應,迫使企業加強自律,誠實守信參與投標。目前,長豐縣政府采購項目的質疑數量大幅下降,投訴也相對減少。此舉,既減少了代理風險,保證了中標結果的唯一性,推動了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有效避免了代理環節的廉政和法律風險,實現了多方共贏局面。評委們一致評價:“到長豐縣評標,雖然要求嚴格,約束較多,但評標辦法環環相扣、邏輯嚴密,使我們出錯風險大大降低,長豐的許多超前性而且被實踐證明了的做法確實值得學習推廣”。
長豐縣公共資源交易堅持“學然后知不足”,在傳承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鍛造了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廉政清正的高素質團隊,營造了公共資源交易“清楚清白清爽”的“三清”政商生態環境,為服務長豐經濟社會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責編:小楠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