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堂体育官网-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首頁 > 政策法規 > 補短板、求創新 重慶26項措施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補短板、求創新 重慶26項措施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發布日期 2019-11-29 10:12:35

如何讓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由“抓項目”轉向“抓環境”,把“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26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發布會召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深化改革立足補短板、求創新,提出了7類共26項深化改革措施。

  

如何補短板?據了解,重慶市將從統一審批流程、健全管理體系、優化監管方式上三個方面發力。

  

在統一審批流程方面,將細化項目類別,在試點階段6類項目基礎上將加裝電梯、裝飾裝修等只需進行部分審批流程的工程建設項目單列一類管理;精簡審批事項。在試點階段取消下放27%事項的基礎上再精簡20%;深化區域評估,明確告知承諾實施方式和區縣實施要求;優化聯合驗收方式和流程,統一竣工圖紙和驗收標準。

  

本次深化改革將重點對試點階段的“一張藍圖”“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四個一進行深化和完善,健全管理體系。“一個窗口”方面,制定大廳建設指導標準和“一窗受理”工作規程,落實“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張表單”方面,進一步理順事項間的邏輯關系,精簡申報材料,取消群眾重復提交的材料,每個階段實現“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

  

同時,本次深化改革還將建立與工程建設項目度改革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提升市政公用服務水平、規范中介服務,以優化監管方式。

  

在創新舉措方面,本次深化改革過程中,重慶市將堅持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創新措施有特色”,提出一系列針對重慶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舉措。包括建立全市投資項目基礎數據“一本字典”、推進建設用地審批和城鄉規劃許可“多審合一”、竣工驗收環節多測合一、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承諾制、調整施工許可限額、優化水利工程審批、優化施工圖審查。

  

據悉,通過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項目審批時限已壓縮一半以上: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從102個工作日壓減至50個工作日,一般政府投資項目從203個工作日壓減至70個工作日。取消初步設計一項審批,為企業節約時間50天左右。

來源:中國建筑業協會

責編:小楠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